近日,李子柒圆满解决纠纷的消息火爆网络,中外网友无不兴奋期待她的新作品。
在视觉志发布的题为《李子柒,消失的500天》的文章评论区中,充满了情感真挚的留言。
为她加油,耐心等待她回归,文章下面的第一高赞写的是:
“大家非常迫切的需要一个能够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出去的人。”
是的,在顶流网红、短视频创作者的身份之外,李子柒身上更无可取代的,是她的民族文化意义。
她是官媒盖印的中国文化形象大使,是人民日报、共青团中央认可的“东方美食生活家”。
起初只是为了防盗版而注册的YouTube账号,也迅速积累了1700多万的粉丝,创下的“YouTube中文频道最多订阅量”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这是什么概念呢?
全美影响力最大的媒体之一的CNN,粉丝有1200万;
世界最大的新闻广播机构之一BBC,粉丝不过1000万。
而这些机构的背后,是成千上万人的庞大团队,常年累月数万条视频的积累。
而李子柒从入驻到现在,不过发布了100多条视频。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如何评价李子柒?”
下面有一条高赞回答是:“李子柒的油管频道的对外文化影响力,可以抵得上1000个CGTN(中国国际电视台)。”
随便点开她的评论区,中文、英文、日文、葡萄牙文、泰文……满满都是来自外国友人的赞美和喜爱。
要知道,李子柒的视频从来只有中文字幕。
其中不乏一些真情实感的评论。在李子柒一条比较古早的视频下面,一位抑郁症患者留言告诉她自己因此受到了鼓舞,并尝试着振作起来:
“今天看了你的视频我受到了鼓舞,给房间来了一个大扫除。也许这听起来很傻,但是我已经抑郁五年了,房子简直一团糟,而今天我终于打扫了。我扔掉了很多垃圾,还洗了个澡,哈哈谢谢你。”
一位观众告诉李子柒,自己的母亲在化疗期间也一直喜爱着她的视频。
“在我妈妈生命中最后一段日子里,她最喜欢看你的视频。在她接受化疗期间,是你给了她平静和放松。
谢谢你,李子柒,希望你和你的奶奶一切都好。”
“这是我全世界第一喜欢的频道啊!!
那珍惜大自然的恩惠,和奶奶一起愉快生活的样子,让我非常尊敬。仅仅是看到她们的笑脸,我就也觉得非常开心。”
“没有语言可以表述我的喜欢……我太沉迷其中了,就像做了20分钟的冥想。”
即使听不懂李子柒在说什么,也没有一句字幕,全世界的人们也深深地被内容本身所吸引。
或许,所谓的“文化输出”,不在于穿唐装写毛笔字的“中国文化体验周”,也不在于大成本大制作的宣传片,而在于春天的田野间,装满青梅的酒罐内,蛙声蝉鸣中,四季物候的流转更替里。
李子柒为世界提供了一个打量中国普通人的窗口,顽固的隔阂便开始消融。美国马里兰大学营销学教授安姆娜·柯玛尼曾表示:“李子柒的形象与美国人对中国和中国制造的刻板印象完全相反一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她有助于改善美国人对中国的认知。”
李子柒独一无二的视频内容在海外的爆红,给了世界一个更加了解中国的窗口。
而我们希望这样走出去的“李子柒”,能够越来越多。
或许下次打Uber时,留学生们就不必跟司机师傅尬聊长城、北京烤鸭和李小龙了。